舞蹈的起源是一个重要基础知识考点。舞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从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用舞蹈来祭祀神灵、庆祝丰收,到逐渐演变成具有多种功能的艺术形式。它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最初原始舞蹈具有实用性,是人们沟通、传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及中国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等文物,都是舞蹈起源于原始时期的有力证据。
舞蹈的分类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按照风格特点划分,有中国古典舞,强调“圆”的动作运行轨迹、身法韵律等特点,代表剧目如《霓裳羽衣舞》;民间舞则不同地域有着不同风格,像胶州秧歌的“三道弯”体态,藏族民间舞的屈伸动律等。此外,还有现代舞强调对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对传统舞蹈形式的突破。从功能上可划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等。
在舞蹈的艺术要素方面,身体动作、表情与音乐配合等至关重要。舞蹈动作又包含姿态、手势、舞步等元素。舞者通过不同姿态来塑造形象,例如芭蕾舞中的“阿拉贝斯克”姿态。手势在许多舞蹈中具有表意功能,如印度古典舞中的手势。而舞步的节奏充满变化,像探戈舞步中的节奏感就非常有特点。舞蹈表情则是与动作配合,传达情感内涵,音乐为舞蹈提供节奏、旋律和情感氛围的支撑。
在考研准备时,考生可以多关注舞蹈领域的杂志、公众号等获取更多相关知识。如微信号为hnstwx的的公众号上可能会有艺术考研的资讯等。同时,要多观看经典舞蹈作品的视频,深度理解舞蹈背后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在考研艺术学基础知识舞蹈部分取得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