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涵上看,模仿说强调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但艺术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以绘画为例,印象派绘画并不单纯地模仿物体的表面形态和颜色,而是捕捉瞬间的光影与氛围。例如莫奈的《印象·日出》,画家并非是把港口日出的景象完全按照现实模样复制,而是运用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调配,来传达自己主观的视觉感受,这种感受更多是关于整体意境,超越了简单的模仿。
在创意表达方面,模仿说也显示出局限性。许多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作品,其意图往往不在模仿。像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画家们进行充满激情的创作,线条、色彩、形状更多地是表达内心深层次的情感和潜意识的自我,而不是在模仿某个外界对象。比如波洛克的滴画,画布上的颜料的随机滴溅和流动,是他个人情绪释放的一种方式,无法以模仿说来解释。
从文化和社会角度看,不同文化中的艺术都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功能。在原始部落的艺术中,那些图腾之类的艺术品,更多是有着宗教仪式、部落身份认同等多种意义。例如某些部落将特定图案画在面具上,这并非是模仿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如果用模仿说来解释艺术的起源,就很难包容世界各地丰富多元的、非模仿性艺术特殊文化内涵和功能。这就表明,单纯的模仿学在解释艺术起源的时候,很难涵盖艺术多姿多彩的全貌,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若想进一步探讨艺术相关话题,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号hnst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