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壹日——留求艺旗下艺术留学网 欢迎您!
400-178-5116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正文

非遗保护与艺术人类学:探索传统文化根源与理论支撑

时间: 2024-12-22 | 作者: 小壹

非遗保护在当今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非遗保护需要艺术人类学的助力。

非遗保护与艺术人类学:探索传统文化根源与理论支撑(图1)

非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等诸多内容。这些非遗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和历史进程中产生、传承和发展的。

非遗保护与艺术人类学:探索传统文化根源与理论支撑(图2)

艺术人类学在探寻非遗的根源方面有着独特的视角。艺术人类学家通过田野调查方法深入到那些传承非遗的社区当中去。比如在研究刺绣工艺时,他们会与绣娘一同生活,了解她们从选材、穿针到作品完成这一整套流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这其中包括图案设计与当地信仰、习俗的关联,何种图案代表着好运,何种色彩有着特殊的象征等。

艺术人类学为非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从理论层面分析非遗存在的文化意义构建完整的非遗保护理论体系。并且为非遗传承中出现的变异情况进行阐释。因为随着社会发展,非遗在传承时是难以保持完全的纯粹性的,而艺术人类学可以解释这种变异背后的现代性因素影响。

非遗保护与艺术人类学:探索传统文化根源与理论支撑(图3)

从非遗保护的实践视角出发,基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改善非遗保护措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非遗进行抢救性保护,例如对濒临失传的古老剧目,运用艺术人类学中的文化抢救理论,将其以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同时为传承者提供修复古老道具、搭建演出场地等支持。以民间舞蹈而言,让舞者恢复传统的舞步、服饰和伴奏。并且在利用非遗进行适度的文化产业开发时也能遵循其固有文化价值不至于过度商业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促进非遗保护,借助艺术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方法在不同文化之间搭建非遗传播的桥梁,像将中国的剪纸技艺推广到其他国家的艺术爱好者中,但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别人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先进做法。如果你希望进一步交流非遗保护相关或者对艺术人类学感兴趣可以加微信liu18075128322与我探讨。

免费留学规划
快捷咨询
资深顾问一对一为您解答留学问题
电话
咨询服务电话
400-178-5116
微信
二维码
关注了解更多留学信息
QQ
推荐院校
伦敦时装学院 一、伦敦时装学院简介伦敦时装学院( 英文: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 简称LCC)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牛津街,1967年成立,最早始于190
纽约时装学院 一、纽约时装学院简介纽约时装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FIT)是国际著名的服装与艺术设计院校,成立于1944年,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SM)享有非凡的国际声誉,是伦敦艺术大学六所分院中最大的一所,本质上讲它是一所完整的艺术学院,可以提供英国最多样、最全面的艺术与设计
罗德岛设计学院 罗德岛设计学院简介:罗德岛设计学院建校于1877年,是一所集艺术与设计学科为一体的世界顶尖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位于美国最小的州——罗德岛州,是美国最早独立设
热门推荐
德国艺术设计留学申请难吗?德国工业设计,德国交互设计,德国产品设计,德国视觉传达,德国景观设计,德国平面设计,德国室内设计,德国建筑,德国环境环艺设计,德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