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时期的艺术人类学突破了传统研究的许多界限。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被认定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后现代强调多元性,所以艺术人类学开始关注街头艺术、流行文化艺术、小众群体创造的艺术形式等。例如在城市的角落里,街头涂鸦这种艺术行为,以前可能会被视为破坏行为,但在艺术人类学的后现代视角下,它成为一种充满表达欲望和创意的艺术形式。这些新兴的艺术形式往往反映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群体的价值观、情绪体认。
从研究方法来看,后现代时期的艺术人类学更加注重深度的参与观察和阐释。研究者不再是以一种完全置身事外研究者的姿态,而是融入到艺术创造和体验的社群之中。例如,对于一些地下音乐圈的研究,研究者可能需要真正深入到那些摇滚乐手、嘻哈歌手的创作和生活环境中,了解他们的音乐理念的产生背景、受众的反应等多方面的内容。
后现代还强调跨学科性,这对于艺术人类学影响深远。它与文化研究、社会学等学科频繁交叉。像在研究当代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艺术创作时,会涉及到文化传播、社会接受度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复杂的元素。这时候就需要借助文化研究、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全面透彻地剖析其在人类文化中的意义。如果您想深入探讨后现代艺术人类学相关话题,可以加我微信(liu18075128322)进一步交流。这种多学科的融合研究方法让艺术人类学对人类文化有了更立体的映射和阐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