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自行车艺术教案的大班教学之后,我们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们原本希望通过这一教案,让大班的孩子们认识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载体。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目标对于大班孩子而言过于抽象。比如在介绍自行车的发展历史中,很多孩子难以理解早期自行车的构造原理,说明在设计这部分教学目标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课堂讲解、图片展示与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讲解中,孩子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这就需要教师更加注重讲解时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而在图片展示时,孩子们对色彩鲜明的现代自行车图片更感兴趣,对于历史图片兴趣缺缺,表明今后应选取更贴合孩子审美喜好的教学素材。视频播放环节本意是让孩子直观感受到自行车骑行的艺术感,但实际操作中发现视频长度过长,幼儿容易分心。
课程内容的设计也存在问题。在自行车艺术创作部分,提供的材料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想象力的发挥。例如有些孩子想用废旧材料组装一个自行车模型,但由于材料不足难以完成,教师当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这一情况。此外,在艺术表达上,只强调了视觉方面的创作,忽略了故事性或者诗歌等文字形式来表达对自行车的理解,缺乏多维度的教学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降低抽象知识的比例,更多从身边常见的自行车入手,如孩子们自己的小自行车或卡通自行车形象。同时增加实践环节,如在安全保障下,让孩子近距离观察自行车各个部件。也要丰富自行车艺术创作的材料,并且鼓励孩子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自行车的艺术感。如果你对自行车艺术教案或者儿童教学有任何问题或想法,欢迎添加我的微信号:liu18075128322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