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校中的史论学科主要学习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等几个大的板块。
艺术史
艺术史包含各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历史,如绘画史。从史前人类的洞窟绘画开始,逐渐发展到古代不同文明的绘画特色,像古埃及绘画注重人物造型的程式化,正面律等。在欧洲绘画史中,从古典主义的严谨构图和对人体美的理想化表现,到浪漫主义绘画对情感和色彩的强调,再到现代主义绘画的多元化,如立体派把物体解析重构等。另外还有雕塑史,从古希腊的古典雕塑对人体结构的精准塑造,到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雕塑巅峰,再到现代雕塑材料和形式的创新。还涉及建筑史,不同风格建筑的演变历程等,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整个艺术发展的脉络,理解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艺术形式的变迁。
艺术理论
它涵盖诸多基础理论知识。例如美学原理,探讨什么是美,美感如何产生等核心内容。像在研究康德美学时,理解其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美学观念。还包括艺术本体论,探究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反映现实、表达情感还是其他。同时有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正确研究艺术这一复杂的人类文化现象,像采用实证研究准确挖掘艺术作品产生的背景,或者以文本分析解读艺术作品的内涵。这些理论知识为学生欣赏、分析艺术作品奠定理论基础。
艺术批评
这部分让学生学习对艺术作品进行客观的价值判断。包括识别不同艺术流派的风格特色,以更好地做出批评。例如能够区别开来新古典主义和印象派绘画在形式、色彩和创作理念上的根本差异。并且要掌握批评家的不同批评方法,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看待艺术作品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如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批评非常关注作品背后的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从形式主义批评角度专注于艺术作品自身的形式构成要素,如色彩、线条、形状的组合关系等。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艺术学习相关内容,可以联系微信号liu1807512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