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曲史的考点来看,可能会涉及到各个朝代戏曲发展的脉络。例如元代杂剧的兴盛,关汉卿、王实甫等剧作家的作品特点、人物塑造等会是常考内容。像《窦娥冤》中窦娥这一角色所体现的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苦难,对其唱词、宾白的分析等。明代传奇的发展变化,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其文学价值与戏曲舞台上的表现意义也是考点。
在戏曲理论板块,如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中的相关论述常出现在真题之中。其中对于戏曲结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等观点,要求考生理解并能够运用理论去分析具体的戏曲作品。还有古代戏曲音乐理论,像宫调、曲牌等相关知识,戏曲的板式节奏等,都是考查学生对于戏曲音乐这一独特体系的理解。
从表演艺术方面,可能会考察不同戏曲角色行当(生、旦、净、丑)的表演特色。例如旦角在不同的剧种中的身段动作差异,京剧里的梅派、程派的特色表演风格等。同时会关注男演员在扮演女性角色时的身段、唱腔处理,以及如何通过表演传达出角色的情感、性格和文化内涵。
对于想要报考戏曲艺术学硕士的考生来说,对于真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一方面可以联系之前的学长学姐获取资料,一方面关注一些戏曲研究的公众号(比如微信号hnstwx,有不少戏曲学术资料分享),平时还需要多阅读戏曲相关的书籍、观看经典的戏曲演出录像,这样才能在面对真题时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