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艺术专业的学习时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没有一个固定的、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时间标准,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课程安排的维度来看,大学艺术专业一般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个部分。公共课例如思想政治、大学英语等,通常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这些课程会占用一定的时间。基础课像是艺术史论、色彩学基础、构图基础等,一般在大一就开始,大约持续一两年的时间,它是为后续深入学习艺术专业知识打基础的。专业课部分就比较复杂了。如果是绘画专业,像油画、国画等技法学习可能从大二开始逐渐深入,一直贯穿到大学毕业。要是音乐专业,专业乐器演奏、声乐学习等专业课可能从入学不久就开始高强度训练。对于艺术设计专业,Photoshop等软件操作之类的专业课程也大概在大二左右开始,但会不断升级难度。
就项目实践的方面来讲,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会参与到各种实践项目中去。例如影视专业的学生可能从大二起就加入到校内的小剧组参与短片拍摄或者加入到社会上的影视公司实习。这些项目实践不是集中于某一个时段的,可能会分散在整个大学期间,越到高年级参与的深度和强度可能会越大。而且若是一些交换生项目或者参加国外艺术游学活动,可能会占用额外的几个月到一学期不等的时间。这也是大学艺术专业学习时间富有弹性的体现。
艺术专业学生自我提升的时间也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可能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课程(如在微信hnstwx上寻找一些免费或者收费的艺术培训课程)深入学习插画软件的操作技巧、舞蹈编舞的新方法等。他们花在这部分自我提升的时间可能每周从几小时到一天不等,而且往往从大一开始就自发进行不断积累,这种自我驱动学习的时间会一直持续到毕业乃至毕业后继续保持。所以,总结来说大学艺术专业的学习时间是因课程因素、实践因素以及自我提升因素等多种成分共同作用而呈现很大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