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班的艺术教学中,唱歌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实际的教学教案实施后,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教案目标方面:
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看,原教案目标可能设定为让幼儿学会一定数量的歌曲。但在实际教学后发现,目标应更侧重于幼儿唱歌技巧的初步掌握,如气息的运用。很多幼儿唱歌时气息较短,歌曲唱不完全,这是在新教案中需要调整的,应设计专门针对气息练习的小游戏,像吹蜡烛比赛,帮助幼儿理解气息支持唱歌的原理。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原教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方式。实践后感到应多增加幼儿自主探索旋律的环节,例如教师给出一段简单旋律的前半部分,让幼儿自己创作后半部分,这样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创造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原教案可能只是希望幼儿喜欢唱歌。但反思发现从多元文化角度,更应让幼儿通过演唱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感受音乐的丰富多彩。比如让幼儿学习唱新疆的儿歌,在介绍新疆音乐特色的同时,能让幼儿尊重和热爱不同的民族文化。
教学内容的问题:
歌曲选择方面,原教案也许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大班的幼儿可能对简单的童谣兴趣缺缺,而是对带有故事性、形象性强的歌曲更着迷。所以应精选符合幼儿心理和认知发展阶段的歌曲,像《唐僧骑马咚那个咚》,生动地讲述了西游记的故事。
在唱歌学习内容的深度上,开始教案可能过于注重唱歌的准确性,要求幼儿每个音都不能出错。现在认识到对于大班幼儿,更重要的是在唱歌过程中的情绪表达。可以引导幼儿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来传达歌曲感情。
教学方法反思:
传统的班级整体教学在大班唱歌教学中存在一定局限。幼儿个体在唱歌能力和兴趣上有差异,小组教学或者个别辅导在教学中应增加比重。小组教学可以让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分享唱歌经验,而个别辅导能够精准地解决幼儿在唱歌方面的特殊问题。
多媒体技术利用不足,原教案可能仅仅是播放歌曲让幼儿听。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简单的动画MV配合歌曲,或者是利用APP让幼儿自主录歌,不仅增加幼儿唱歌的乐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hnstwx这个微信号互相沟通联系,分享孩子们在艺术学习唱歌过程中的点滴进步。
通过对大班艺术学唱歌教案的反思,我们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让幼儿在唱歌学习中享受音乐、发展能力并且热爱音乐文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