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会学》(阿诺德·豪泽尔著)这是此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以全面的、史论结合的方式来探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他跨越了从史前到20世纪的漫长时间跨度,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等不同艺术门类,详细剖析了在不同社会形态、结构和意识形态影响下艺术的生产、风格、传播等各个方面。例如其中提到中世纪的艺术受宗教统治的社会结构影响,其艺术风格及功能大多围绕宗教的教义传播、仪式,像教堂建筑的宏伟形制、彩色玻璃上的宗教人物绘画都是服务于宗教神权至上的社会意识形态。
还有齐美尔的《时尚的哲学》,尽管看似聚焦于时尚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但却深入探讨了形式社会学相关理论。时尚与艺术存在密切联系,时尚像是艺术在大众生活中的一种快节奏、潮流化表达形式。在现代社会,时尚往往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而背后体现出的是阶级的区分、社会身份的认同与构建。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推出的新款服装到城市街头年轻人追捧的流行风格穿搭,这些都不仅仅是审美的选择,更是社会态度和社会关系的体现。
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同样十分重要。这本书指出社会阶层与文化消费、艺术品位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联。不同阶层对艺术有着不同的偏好和理解方式,这源于他们的社会地位所造就的习性与资本类型。比如上层阶级可能对高雅艺术如古典音乐的歌剧等有着浓厚的修养兴趣,而中下层阶级可能更多地接触流行音乐、大众戏剧这种更具平民性的表现艺术。通过分析文化、艺术消费中的差别,可以帮助读者们深入理解艺术在社会分层中的角色。
如果你对这类书籍感兴趣,可以随时联系我(微信号:hnstwx),我们可以深入讨论更多有关艺术与社会学书籍等相关问题。